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4 (第4/4页)
等得又比又画,一头雾水又笼烟云,以为听懂的,听岔的, 还是半点没懂的,大家凑一块谁也说服不了谁,婆子被围在中间出了一身臭汗,一个头两个大。 贾先生跟着跑了几个村,老命都快去了半条,卫繁心生不忍,一把年纪了,不好再东奔西跑。 卫絮出主意道:“不如在城中张布告,招募会官话又通一二土语的学子书生。” 卫繁一听有理,反正她不差钱,又道:“大jiejie,都说入乡随俗,你我要不要学些栖州话。” 楼淮祀将下巴一扬,拿着下眼睑看人,趾高气扬道:“还叫我们迁就他们?叫他们学官家话。” 卫繁道:“就怕他们不愿学。” 楼淮祀道:“在府外长街空出一个院子里来作学馆,招募来的学子书生分几个来当老师,月俸三两银。愿来学的学生不要学资,还供茶饭,小有所成能说得家常用话,便能一份短工,日俸三十文。” 卫絮两眼一亮,笑道:“这是好事,勉强也算得开民智。” 卫繁吹捧:“夫君想得最周到了。” 原本只想要劳力的楼淮祀半点不心虚地接下了夸赞。 这种学馆要的先生又不需多大的学问,打油诗不会一首都不要紧,只要识得字,土语也不必说得如何尽善尽美,彼此能通,无误就好。 布告一张出去,立时来了好些半桶水的书生学子,这些人考科举够呛,纯浪费路资,去私塾教书也是误人子弟,平日也就只能靠着替人写写书信糊糊口,半饥半饱面黄肌瘦。 在这半拉调子的学馆当个不像不样的先生一月能得三两银,这与天上掉馅饼无异,十几个书生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