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1章 传国之宝 (第7/8页)
。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春秋时,有个严重强迫症患者叫做卞和,在今安徽蚌埠市荆山中得一璞玉,也就是中间美玉,外面包着层石头皮,啥也看不出来——所以才有今天的赌翡翠、赌羊脂玉嘛,包着石头皮,就是x光也照不出个所以然。 偏偏得到璞玉的是个强迫症患者,他脑袋一拎,偏不把外面的石头皮磨了,就这么块大石头拿去献给楚厉王。 楚厉王不识货,人家又不是经常往缅甸赌石的主儿,情有可原嘛,就以欺君罪砍了卞和左腿。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玉,还是不肯把石头皮磨了,再一次以欺君罪把右足也砍了。最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同情这哥们,随便叫人把璞玉破开了,哇,不得了,中五百万大奖了,终于让宝玉见到天日,所以叫做和氏璧。 后来围绕和氏璧,还发生了完璧归赵、将相和、负荆请罪一系列的故事,楚风上中学时就学过廉颇蔺相如的课文呢,耳熟能详了。 再往后,秦朝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篆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做成了秦朝的传国玉玺,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用的是这块玉玺,往他的公文上盖,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