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38章 圣像与方尖碑 (第2/5页)
,浓缩着华夏的家国天下:商纣王无德,箕子远逃,出逃之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太庙偷走殷商历代先皇的灵位;而最普通的百姓也知道,“死后不入祖坟”绝对是最严厉的诅咒;考上进士之后第一重要的是阖族公祭祠堂禀告祖宗,荣华富贵衣锦还乡之后第一重要的还是祭拜祖先…… 各路外来宗教要想在中原华夏成功传播,就必须尊重祖先崇拜,否则就没有市场。譬如成功融入华夏,乃至在印度本土式微被婆罗门教取代,而在中原开花结果的佛教,本来最原始的教义是讲因果轮回,则祖宗早已轮回托生不知今生是人是仙还是畜生,但本土化的佛教就尊重了炎黄子孙的祖先崇拜,可以在寺庙中为祖先祈福,先人故去可以请和尚念经诵咒。 楚风登基之后,深知壮大国力、开疆拓土之外,还得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尽管由于千年以降的大一统中央皇朝,以及文化、语言、文字的统一性,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实在比四分五裂的游牧民族,以及和中华面积差不多却有几十上百国家的欧洲强得多。 殚精竭虑四处设立的殖民地,除了给予移民完全公民权,提高民族凝聚力以增加归属感也很重要。 儒释道三家在华夏传播已久,无论推崇哪家另外的都不会好过,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和武则天崇佛,或者汉武帝早年为了加强皇权独尊儒术,晚年为了祈求长生不老崇信道家,全都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 楚风干脆独辟蹊径推出炎黄崇拜,你儒家不是言必称三代治世吗?道家,张天师练的什么?《黄帝九鼎丹法》!佛教,它也不排斥祖先崇拜嘛! 好了,炎黄既是华夏人文初祖,又是三教能够接受的人物,于是楚风便从琉球时代就开始有意识的推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