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1276_583章 匠心独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3章 匠心独运 (第6/11页)

击手吧,不过以这小妮子的性子看,显然做皇后的兴趣要大得多。

    一切都很完美,楚风提出了批量装备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问题:“新式线膛枪的成本多少?”

    雷洪偏于技术问题,全面管控则是冯火山负责,他早已料到了皇帝的这个问题,不假思索的回答:“以目前的工业技术,拉制膛线的报废率很高,导致每支步枪的成本上涨了两倍,同时,雷汞底火也比燧石要贵一些,窝窝头子弹和球形子弹的成本嘛,倒是没什么区别。以每名士兵携带一百发子弹、训练用五十发计算,装备一名步兵的成本提高了两千元……”

    说着说着他就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很为自己没能降低成本而愧疚。

    “没关系,”楚风笑着安慰他,“我将下令全面换装。”

    什么?冯火山抬起头,有些惊讶的劝道:“听说皇上都在发国债了,财税部张老头子也整天叫苦,皇上还是让财税部列个预算吧,小老儿可不想被他把房子掀了!”

    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北方受灾地区的以工代赈,庞大的军费开支,还有覆盖到乡镇一级、动员力大幅提升,同时开支也大幅上涨的行政体系,就像一只只吞金巨兽,将大汉帝国从殖民贸易、工商业生产、海外贵金属开采所获得的财富吞下肚去。

    这些财富,不管通过以工代赈发往灾民手中,还是以军费、薪水的形式发给了军政文武,抑或开支在北方战后重建的大规模建设中,最终都留在大汉帝国的肌体内,促进百姓富庶、商业繁盛。

    但帝国财政的负担,无疑是沉重的,想当年汉武帝北击匈奴,庞大军费压力下产生的苛捐杂税就让“大户经营凋敝,中民破家舍业,贫者卖儿鬻女……”,大汉以开拓性的贸易取得丰富的收入,最多是在大战期间让民间负担不像汉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