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82章 老君亲掌紫金锤,八卦炉内锻神锋(下 (第7/7页)
可能完成旷古绝今的征服事业,追亡逐北,直抵天涯海角! 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优质钢材的进步导致合金刀具的进步,还有楚风最初引入的倪志福钻头,都是线膛枪出现的前提,要知道雷洪和冯火山等人,从第一支燧发滑膛枪下线开始就接到了楚风研制线膛枪的命令,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终于完成了跨越时代的进步。 线膛枪的技术,在二十世纪一点儿不复杂,原本的历史上,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马厂造,便是马厂地区铁工作坊用人力手工制造的枪支,极端简陋的条件下,他们甚至仿照出了一挺捷克式机关枪! 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海化隆造就更加广为人知了,当地老工匠们买几台机床,挖个地下室就开始非法造枪致富,一把把黑枪流入市场…… 大汉帝国的工业就算没有化隆黑枪老板的几台小机床,至少比抗战时期马厂的铁匠作坊技术力量要强得多,只不过原创总是比仿照困难一百倍,即便是楚风画出了图纸,要从图纸变成沉甸甸的线膛枪,这个过程也走了漫长的八年。 很快,被蒙古强弓劲弩征服的地方,便要见识到线膛枪的威力了。 “只有一个问题,”冯火山给兴致勃勃的雷洪浇了瓢冷水:“发射速度太慢,子弹从枪口灌进去,膛线卡住了它,得非常费力的用推弹杆推,所以每分钟只能打一发——这已是极限了。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楚风笑了,米尼弹万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