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功成震河朔,余威定风波3 (第7/9页)
刘焉之前,益州有黄巾支党马相、自称“天子”,割据三郡(益州郡、犍为郡、巴郡)僭号自立(188)。 益州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又是边境地区,是极为合适的割据之所。 地缘的封闭性,恐怕是刺激刘焉割据的重要导火索。 首发&:塔>-读小说 (2)荆州牧刘表 刘表与刘焉类似,入主荆州后,也效法僭主,开始逾越礼制,甚至郊祀天地(帝王专属)。 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后汉书孔融传》 刘表野心最盛的时候,还与刘焉相互揭发,称对方谋逆,乃至兵戎相见。 实际上,双方为一丘之貉,均是僭逆罪臣。 有趣之处,是昔日刘表在中土,砥砺自持,经明行修,是非常典型的儒学名士,有“八顾”之称。 (表)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后汉书刘表传》 但在刘表远离中土,进入长江流域后,便从昔日的党锢名士,逐渐堕落为“自守之贼”。 刘表乍前乍却、阳奉阴违,周旋在曹cao与袁绍之间,还美滋滋地自诩“内不背汉室、外不背袁绍”。已经完全看不到昔日的影子。 (刘)表达(邓)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大义也。”--《汉晋春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刘表心态的转变,恐怕是因为离开了中原腹地,不再受到皇权的影响,因此前后判若两人。 (3)扬州牧刘繇 刘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