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_第三百一十九章:李破军登储(二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李破军登储(二十二) (第2/4页)

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其三:减少蝗虫的产卵地。如我中原神州之地的飞蝗喜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太子殿下若下令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数量,使植物覆盖度达到十之七八以上,如此一来,这般地块便已不适于蝗虫产卵了,也就可以减轻蝗虫之大害。我大唐关中之地,因九曲黄河之故,多数土地水土流失,不仅致使土地肥力下降,良田便废田,更能助长飞蝗繁衍。若在在此水土流失废田之上种植果树豆子,不仅可使口粮增加,亦能抑制飞蝗繁衍,此乃一石二鸟双全之策,植被绿化,阻止水土流失更是关系后代千年之福泽大事,望陛下思之虑之。

    第二:生物防治

    生物者,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皆是生物,即泛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礼记·乐记》有言“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臣总结防蝗三策之二生物防治,其方法主要亦有两种。

    其一: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其二: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间之不变之理,于动物界亦是相同,蝗虫亦有天生之敌,如猫与鼠,鸟与虫一样。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蝗虫之敌多起来了蝗虫之境况自是更加不堪。蝗虫的天敌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