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节 (第7/8页)

孤烟”写得好,林黛玉说你只知道他这个写得好,我给你看个更好的。于是把陶渊明这两句给他看。

    香菱看完十分叹赏,原来“墟里上孤烟”的“上”字是从“依依”这两个字化用来的。

    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他借小说中两个角色之口,点评前人诗作,颇具匠心,由此可见陶渊明这两句确实有精妙之处。】

    刘氏拉了拉丈夫的衣袖,言笑晏晏:“相公,人家可是说了,你的诗不如陶渊明。”

    王维也不在意妻子的打趣,柔声道:“本便不如他。”

    这句诗他还没写,想必是后来所作。那曹雪芹确是个造诣颇高的,一眼看出他的句子来自陶潜,而“依依墟里烟”,写炊烟隐约之状,合于远景的笔触,更显平淡而浑然天成,他输得心服口服。

    【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照应了后面的“远”字,因为村子隔得远,所以模糊不清;依依,形容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由于距离又显得隐隐约约的。这句近景描写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化外之地,不受任何侵扰。

    但是太安静了仿佛有缺点什么,于是他接着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所有画面都活起来了。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鸡鸣狗吠,为什么?】

    陶渊明捋着花白的胡须笑眯眯道:“无鸡无犬,怎算得是村庄?”

    【因为鸡犬之声相闻正是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哪个村里没有几只鸡几条狗呢?陶渊明真的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人。

    而且大家还要注意,老子曾经描绘过他“小国寡民”的理想,“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这当然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但确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