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英和之志 (第2/9页)
,也只得再次作揖拜过英和,请他指教。 “国朝定制,本有优等举人入内阁做中书之例。”英和缓缓开口道,其实他这时所言,便与十五年前,钱大昕向阮元所述无二:“朝廷历年都会拣选落卷,若是未能会试中式,行文却又不俗的举人,是可以加以保荐,入内阁为中书的。内阁中书虽仅为从七品,但可以接触朝廷诸般事宜,明国朝之制度,知当下之要事。不少举人做了中书,得到数年历练,于这策论行文之间,便有了方寸见地,将来再去春闱,便自然从容得多。里堂先生,我想你试卷文笔俱佳,却不得中式,唯一的可能便是论述不合朝廷之意,这个遗憾,你是可以做中书补回来的。而且,眼下中书之中,多有勤于政事,记忆过人之辈,若能得皇上青睐,也是可以做军机章京的,日后步步升迁,做军机大臣也不无可能。对你二人而言,这或许正是一条方便之路。平叔兄,我知道令尊生前最大的心意,便是你可以子承父业,再做个惠及一方的巡抚。里堂先生,您随阮中丞办事多年,不是也有入仕之意了吗?那这样的一条路,就是你二人未来的捷径啊。怎么样,你二人有何看法?” 英和之言,正中孙尔准下怀,故而孙尔准也不住沉吟,想着或许内阁中书之路,正是自己所愿。可焦循却只略一思索,便即向英和问道:“恩师之意,焦循心领,可学生尚有一事不明,想请恩师赐教。去年学生得恩师青睐,曾与恩师赴鸡鸣寺一游,其间恩师提及朝廷之事,学生尚且不知,还望恩师示下。” 英和挥了挥手,下面仆人便已清楚,遂将书房房门关上,以免机密言语被外人知晓。眼看身边只剩自己三人,英和方道:“里堂先生,眼下朝廷重臣,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