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一百三十四章 疆臣之路,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疆臣之路,开始! (第8/9页)

”刘墉叹道:“其实我年轻之时,亲受先父教诲,又怎能不想着尽自己一番心力,让这太平盛世继续下去啊?可和珅秉政二十年,我能够有所作为的年纪,也就这样耗过去了,现下我还能做什么?也不过是归家静养,以待终老了。天下也不再是我年轻时候的天下了,倒是可惜了你,之前从未做过方面大员,却要在政事之上如此为难。”

    想到这里,竟又笑了起来,道:“不过伯元啊,我还是那句话,要做官,得先做到‘学寿’二字。你去浙江,虽然百业艰难,却也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成之法,凡事一定要循序渐进,才能做得长久。若是一味偏躁,天下还没太平过来,你气血却已耗散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就说老夫吧,和珅权势最盛的时候,大家都说他和珅年轻,老夫已是古稀之年,那肯定是和珅长享荣华,而老夫命不久矣啊?可如今呢,老夫八十岁了,还活着,和珅呢?哈哈,所以说无论遇上多难的事,都要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去改变这一切啊?”

    “刘中堂就放心吧,中堂当年那‘学寿’二字,学生可还留在书画里呢。”阮元也笑了出来,但看着永瑆神貌,虽然也说得上从容,可面色深处,却未免有些黯淡,也安慰他道:“成亲王,洪翰林的事,在下也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实在是在下无能。但成亲王也无需着恼,皇上对您一向礼敬有加,与您也没什么宿怨过节,所以在下想着,皇上过不了多久,还是会重用王爷的。清流终勒东林碑,戍骨几埋代州土。在下相信,有赵忠毅公前车之鉴,皇上知道如何对待洪翰林,说不定过得些时日,洪翰林也就放回来了。”阮元说起这两句诗,既是以赵南星事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