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二百零七章 诂经精舍成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诂经精舍成立 (第4/5页)

被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语所惑。可若是申商释老之言尽数有所见闻,那这各门之学,只会反过来见证圣贤之语,才是正途。治学之要,第一在于‘博’,第二在于‘有所取’,博而能有所取,方是真儒之道!”

    想了一想,阮元又道:“更何况,即便只论孔孟之言,难道同样熟读孔孟之言的后学,就一定都能继承圣人之道吗?这杭州曾是宋时临安,那我便以宋人为例,难道秦桧、韩侂胄所读儒经,与朱子所读儒经,竟不是一样的文字吗?若是文字相去无几,那为何贤jianian之辨,竟如此清楚呢?由此可见,承继先贤之圣道,其关键在人,而不在书。在座各位,若是新入这诂经精舍,那我有一语,各位亦当牢记,读书最是要虚心之事,切不可因多读了几部书,于经术训诂之上,有了一二过人之处,便盛气凌人,贬斥同学,甚至目无师长,诋毁前贤!若有不敬师长同学之辈,便也不要再留在这诂经精舍了!”

    台下师生,见阮元宽严相济,又兼精于学术,所言皆有依据,心境开阔,不拘一格,不愧一代重臣名儒,一时也是欢声雷动,久久不绝。自此,名震东南百余年的诂经精舍,正式在西湖之畔拉开了帷幕。

    春意渐近,正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之时。进入三月之后,杭州的各处亭台楼阁,西湖游船之上,也渐渐出现了许多赏花、作诗,共看江南美景的年轻儒生。而这时的阮家之内,也是一片文风鼎盛之象。孔璐华、刘文如、谢雪三人各自作了些新诗,正好这日闲来无事,便聚在一起品评了起来。

    “谁道蓬瀛远,琼窗俯碧流。栏池依白石,花树隔红楼。海日乘晴看,春阴坐雨游。何须泛三岛,即此是仙舟。”刘文如一边读着手中素笺上的一首诗,一面对身边的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