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蓟镇事 (第1/4页)
明朝初年,为了防御逃往塞外元朝残余势力的袭击,明廷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防线上,先后设置了"九边重镇"。 九边的设立与完善始终伴随着明朝北方的边境形势和明朝的军事防御策略的调整。长城的修建也与此密切相关。 其中,蓟镇作为拱卫京师的门户,是九边中最重要,最雄伟的一镇。 蓟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 明初,洪武六年,明朝修筑长城防御工程,蓟州城隘是重点地段之一。 第二个阶段,则是土木堡之后,明廷精锐损失殆尽,明朝的战略转变为以守为主。故而在明武宗、明世宗时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缮和加固了长城,并将边墙进行了连接。 第三个阶段,则是在隆庆和万历年间。 抗倭名将戚继光被任命为蓟镇总兵,坐镇蓟州,为京师看守门户。 他在任期间,大力加固边墙,并且修建烽火台,敌台,城堡两千余座,极大的稳固了蓟州的防线。在他的任期中,关外的蒙古人,未曾跨越长城半步。 ... ... 三屯营,蓟镇总兵府驻地。 自从天顺二年,时任蓟镇总兵的胡镛将治所移到三屯营之后,这里便成为了蓟镇的权力中心,从此,凡镇守总兵官,协守副将,分守参将、守备、游击等官员皆驻三屯营。 "大人,您说蒙古人和女真人真的会来吗?" 官厅内,一脸络腮胡子的黄得功轻叹一声,有些患得患失的冲着坐在上首的蓟镇总兵卢象升问道。 虽说面前的蓟镇总兵,年轻的有些不像话,但是黄得功却不敢有丝毫小觑。 他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