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五章 小行星撞击 (第3/5页)
接原因。 对“天狼a”上的生物来说,撞击后的间接灾难才是真正的毁灭原因。 最严重的灾难,将是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的强酸雨。 形成强酸雨的主因就在于“天狼a”上。 这颗行星的直径比地球大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总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主要就是海洋覆盖率更大,而且海洋的平均深度大得多。探险飞船测得的最大深度在五十公里以上,估计“天狼a”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在十到十五公里之间,差不多是地球的十倍。粗略估计,其海水总量是地球的五十倍。 除此之外,还与“天狼a”的地壳有关,即其地壳比地球薄得多。 另外,还与“天狼a”的组成有关,即其组成元素中,硫元素比地球高一些,铁元素要比地球少一些。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撞击之后,大量海水在高温下蒸发,而地壳内的硫元素因撞击释放到大气层内,与高温水蒸气产生化学反应,产物就是数十万亿吨的硫酸与亚硫酸,然后是百年以上的强酸雨。 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天狼a”上的智慧生物也就不存在了。 当时,探险飞船还执行了一个任务,即在撞击发生的时候,去“天狼a”上收集生物学标本,包括两种智慧生物的标本。 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探险飞船将在“天狼a”的轨道上停留四十五年,直到下一艘探险飞船到达。在此期间,探险飞船将研究“天狼a”的生物学标本,并且保存下必要的dna样本,以便今后恢复“天狼a”的原貌。当然,探险飞船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执行监视智慧生物的任务。如果小行星撞击没有彻底消灭“天狼a”上的智慧生物,那么就得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其他手段,甚至得直接摧毁“天狼a”。不管怎么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