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民国谍中谍_第156章 磺胺砒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磺胺砒啶 (第3/4页)

才放下心来!

    女儿的痊愈,让多马克越发坚定了进一步研究百浪多息的决心。

    1937年,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福埃尔和他的同事也加入研究的行列,他们认为百浪多息之所以在人体外毫无效果,而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那是因为它进入人的身体后,经过胃肠道产生了某种生化反应,得到了另一种物质—氨苯磺胺。

    至此,百浪多息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从此磺胺类药物在医学界名声大噪,多马克也因此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想到这里的王自新,特意的留意了这一时段关于医学上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市面上根本没有流传出任何消息。

    但确实有百浪多息的不少传言,唯独历史上那篇多马克发表公布出来的论文,是肯定没有的。

    王自新笨想想其实也能明白,这样重要的药物发明,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公布出来,百浪多息确实有疗效,但是百浪多息副作用也很大。

    首先这东西本身是一种染料,虽然经过一定的加工提纯,动物食用肯定没问题,因为只要不涉及性命的副作用,动物都能承担,但人不行,吃了会有很大副明显作用。

    红色素在人体内短时间排除不出去,人体浑身上下皮肤都会成为暗红色,还稍微伴随头晕恶心在其中,服用初期的百浪多息过后,还会被封建之人视为异类怪人等等。

    王自新自己琢磨,可能是药物在没有确定的疗效之前,各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