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_第三百章 新官上任(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新官上任(二) (第5/9页)

不是一路人。戴那么多顶高帽子,说自己的理论水平有多高,无疑是暗示众人自己没有地方工作经验。周义的这通介绍,让田文建意识到自己太一厢情愿了。想在临水站稳脚跟,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会议内容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无非是传达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农业部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精神。除了重申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吴宏业、农业局局长刘旭也相继发言,只是万变不离其宗,没有一点新意。

    内容空洞、枯燥乏味的会议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如果不是自己名声在外,田文建甚至认为台下的诸位早就该打瞌睡了。

    就在他琢磨着下文是不是召集大家开个常委之时,周市长侧过身来,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田书记,你也讲几句吧。毕竟今天是你第一次公开亮相,同志们都等着你的指示呢。”

    都说斗争是妥协的艺术,尽管周义的开场白有些居心叵测,但这个建议还是友善的。田文建微微的点了下头,随即摘下话筒,站了起来,异常凝重地说道:“同志们,虽然我刚到临水,对很多情况不是很了解,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比谁都明白农村工作的重要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不稳、天下难定’这十六个字,就是农村工作重要姓的真实写照。

    昨晚休息前我看了一会花州新闻,有一个片段让我深受感触。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种了一辈子的田,总是丰产不丰收,甚至还入不敷出。得知中央不但免除了农业税,而且还有补贴后,激动的老泪纵横,拉着昌荣书记的手一个劲地感谢党、感谢政斧,因为他可以攒钱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