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集 第二十八章中国可以说不 (第2/24页)
须看片后投票——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地事?但在奥斯卡来说,这项规定执行起来就是很困难。 美国电影与艺术科学院有专门的看片电影院,就在贝弗利山庄中心,该影院总共可容纳12名评委同时看片,投票前夕,学院会统一组织评委看片。但很可惜,每年来前来看片的评委人数每况愈下。就拿2007年好评如潮的来说,原本期待有900名评委来看片,但实际到场人数只有742人。此外,几部热门影片的评委上座率也十分惨淡。530人、人、553人,更只有440人。 大多数评委错过统一看片时间,他们必须拿出单独的时间在家观摩DVD——中国电影院校的学生连教学拉片都严令禁止用小屏幕。号称最注重场面、特效、技术的奥斯卡,其评委投票依据的居然是在小屏幕上看碟。全世界影艺院校地一年级学生都知道,只有宽银幕才能看清光影声画的效果;评表演和剧本叙事看小屏幕还说的过去,评最佳美术和声效音乐这些奖项,真难以想象他们是依据什幺? 但即使是看看碟,这对于很多“大忙人”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尤其是分身乏术地明星们,观看全部参赛影片基本不可能,不看影片投票或找人代投票的情况根本难以避免。 当年。身为奥斯卡评委的影星塞缪尔杰克逊在2006年找女佣和厨师为自己投票——这条新闻犹如重磅炸弹把当时的奥斯卡组委会炸呆了,奥斯卡的公信力遭受典论地谴责。虽然杰克逊出面澄清谣言,表明自己顶多听取家人意见,但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他就是一个缩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评委的投票方式。 这些在威尼斯和戛纳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在金球和奥斯卡是最为平常不过地现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