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集 第三十二章纽约来客 (第3/14页)
他指着人群的一个角落大声道:“这位先生,您请说。请站起来说!” 听易青这幺说了,其他记者只好悻悻的静了下来,东张西望,在人群中寻找发问的人。 “易青导演,您好!我是北京的记者徐未明,感谢你接受我的提问。”这个记者声音清朗,不疾不徐,让人听了就有好感。 易青点头微笑,示意他继续。是2008年创办的一本新电影杂志,易青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去报亭买来看。这本综合性的杂志可谓融学术与商业娱乐于一炉,既有各种娱乐八卦人有各种非常专业地影评和最新鲜的电影观念论述,在通俗畅销的基础上又不失有浓厚的学术气氛。 徐未明认真的回应了易青的目光,用吐字清晰的普通话问道:“易导。请问,在世界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今天,您大力排斥以好莱坞为首的外来文化,是不是有思想保守、观念倒退之嫌?请问您对借鉴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和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这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如何看待的。” 香港的娱记们听了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心说这是哪里跑出来的愣头青,问这幺无聊沉闷的问题。这年头谁还关系这个呀?痴线! “我不认为我和我的同事们是在排斥外来文化,”易青微笑的回答道:“中国人不是不应该向外国学习。我们不能无视自己的缺憾和不足,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我们也当然需要认真的借鉴和学习。但是这里有个以谁为主体的问题……” ……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产业,只有坚持自己的民族最根本的文化特质和价值体系,在以本民族为主的前提下,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一些边角的修补——这才能有希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