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集 第十章名扬美利坚 (第8/14页)
。 由于有李氏国际挂名参与制片与投资,而且又是PG级的大路片,所以和各大院线的签约非常顺利。富有东方色彩的电影在美国其实是非常好卖的,当年张艺谋的才签了三条院线,在美国十几个城市放映了四周而已,就进了那年的北美票房前十,和那些占了十条八条院线的美国电影并驾齐驱。 所以这次能顺利在美国通过审查,各院线的放映商和电影院也非常愿意和这样一部利润可期的东方电影签约,毕竟没有谁会跟美金过不去。 这几天谈判下来易青才渐渐体会到,美国不愧是世界商业电影大国。许多当年在学院学到、听到的抽象数据,此时都得到了一种深刻的体认。 就拿院线规模来说吧,以香港和中国大陆为例,当年香港电影全盛时期所有影院的银幕的数量加起来不过一百五六十块;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时候,中国大陆36条院线的所有银幕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比香港多了不到十几倍,大概2668块,到近几年每年都有逐渐加多的趋势,也超不过三千块。 而美国的基础观众量虽然只有中国的10%,但这是一个把电影当作文化消费和大众娱乐形式的国家,所以全美银幕的数量在04年的时候就达到了36594块,是中国大陆的几十倍。 李恩华和几位长期在美国电影业工作的经纪人一起,照着美国地图精心挑选了十九条美国院线,这些院线所属的电影院网络覆盖全美几乎所有城市;然后,再由李恩华和他的团队领着易青、孙茹以及华星的人逐一去谈判。 这可真是好一场马拉松大战。易青和孙茹从创业至今所有经历的合约谈判加起来,恐怕也及不上这一次多。不过易青心里很清楚,这次无论多艰难都要扎扎实实的拿下来,因为它至关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