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3/4页)
皇后当然也知道,当众这么说,只是身为皇后为顾全大局不得已的说辞而已,她心里怕是想作呕吧。 南诏太子忙起身揖了一礼谢恩,“谢皇上和皇后体恤,这骊山的温汤果然名不虚传,臣昨晚浴后,今日果然周身舒泰,顽疾尽去。臣在南诏时,便时常听父王提起骊山的温汤,当年他也曾有幸得皇上赐浴,一直念念不忘,念叨着若有生之年,能再来一次长安,再享用一次这骊山的温汤浴,此生再无憾事了。” 皇帝感慨地叹了一声,“想当年,朕刚登基不久,与你父王就在这湖畔的水榭里彻夜对饮,促膝而谈,眨眼便已十多年了,如今回想,彷如昨日之事。你父王这次不能同来,可惜了。” 南诏王这几年一直有病在身,据闻已将近一年不能临朝理政。 南诏太子道:“父王亦甚是挂念皇上,只恨身不能至。如今南诏在皇上恩泽之下海晏河清,父王再无后顾之忧,唯一让他挂心的,不过是子孙后辈之事,故而一再叮嘱臣把小女蓝珠也带上,替他好好再看看这长安的风光。” 看风光是假,嫁女是真。蓝珠盈盈起身上前参拜,皇帝循例称赞了几句,赏赐了不少珠宝绸缎,却没提半句婚嫁的事,弄得南诏太子父女俩心里直嘀咕。 席间各国使者纷纷献上贺礼,皆是珠宝玉器或名家字画等,虽贵重却无甚特别之处,唯独西突厥世子献上的一柄弓箭让李飞麟来了兴致。 那弓臂不知是何质材,乌沉沉的,触感冰凉,拿在手上不算沉重,弓弦也比寻常弓箭的更细,但李飞麟拿在手上试了试,发觉这弓看着轻巧,却比寻常弓箭更难拉开。 太子李珩脸上有些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