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_67、积蓄(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积蓄(一) (第2/5页)

是由原来的福州马尾造船厂和大沽海军造船所两家船厂来完成,由于福州造船厂的搬迁,渤海湾的防御布雷主要是靠大沽造船所来生产,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大沽造船所正在德奥专家的指导下,对船厂进行新的改扩建。

    战前海军部在渤海湾内总共有四家造船厂,天津大沽造船所、烟台海军修造船厂、威海修船所和秦皇岛造船厂,不过,由于历年来的投入不足,这四家造船厂规模都很小,只有建造一些排水里400吨以下的巡逻炮艇或是鱼雷艇一类的小型舰艇,根本无力建造大舰。

    在开战后,威海和烟台的海军基地遭到日本航母舰队的突袭,损失惨重,两艘主力战列舰“镇海”号和“靖海”号被重创,被迫躲到青岛修理。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北京政府到1928年之后算是达到了维持国内收支平衡的状态,总算是有些能力开始加强军工生产。但每产在军工上投入的资金也仅有1000多万,这些资金基本上都被陆军部用到了扩大林县、德县和汉阳三大兵工厂的生产规模上了。海军部虽然据理力争,但每年的拨款也只能维持福州和上海江南两家船厂的改造。

    直到1934年末,海军部这才开始得到大笔的拨款,用于福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的搬迁,马尾造船厂被迁往了钦州,江南造船厂和江南制造局则整体迁往了汉阳,与汉阳兵工厂合并。海军部直到这时期才有了部分资金能对大沽造船所等北方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