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积蓄(一) (第4/5页)
志愿装甲师”成为了防御时的中坚力量,在这进行的数场大战,使中日双方都意识到了装甲部队在进攻和防御中所起到的主导地位。中方在努力扩大包头和汉阳坦克厂的产量,并在张家口、西安和重庆新建了三家坦克厂。 由于产能不足,中国每月的坦克产量只有60辆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日本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陆军需要和海军争夺装甲钢的资源,而且日本的机械工业与欧美等世界强国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距,所以日本陆军的坦克生产比中国也强不了多少。 中国倒是在战争中越打越强,由于人力资源丰富,即使陆军规模达到了1000万,也不会对国内的生产造成大的影响,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拥有的最大优势。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中方目前已经稳定住了战局,实际上在1939年春季之后,中日之间除了广州意外失陷外,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会战。 日军无力再发动大的进攻,而中国则暂时也无力进行反击。整个的战事处于胶着状态。 随着在战争前后的紧急军备计划中新建和扩建的工厂陆续投产,中国的钢铁产量在1939年达到了350万吨,而预计在1940年能突破400万吨,这将会超越法国和意大利,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随着工业能力的不断强大,军队和国民对于战胜日本的信心也在逐渐增强。 在战争全面爆发后,虽然从德奥得到的物资援助断绝,但德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