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_15、钢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钢铁 (第2/4页)

行地质科学考察。西北科学考察团由北京出发沿平绥铁路前往当时的绥远省,第二天考察团一行抵达此次考察的出发地包头,并在这里设立了总部。

    1927年7月2日,北线考察团到达白云鄂博山脚下。在夕阳的映照下,白云鄂博那独有的青黑色的山峰引起了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丁道衡的注意,那山峰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

    第二天一早,丁道衡就离开驻地独自一人向白云鄂博进发。在山脚下一条被洪水冲刷成的小河沟里,他见到了大量的矿砂。经过仔细辨认,其中有不少是含量丰富的铁矿石。后来他描述这段经历时写道“至山脚则矿石累迭出,愈上矿质愈纯。”登上山顶后,他看到了大面积的铁矿露头,白云鄂博的主矿区遂告发现。随即丁道衡将这一重大发现写信通知总部。当时就有人预言“此地要成为中国一个很大的富矿源。”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丁道衡对白云鄂博的主矿区作了一些初步调查,最终认定这是一个大型的铁矿床。他随后写出了《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估算白云鄂博铁矿的储量约为三千万吨左右。他还提议说:“苟能于包头附近建设钢铁企业,则对于西北交通应有深切关系,其重要不仅在经济方面而已。”

    丁道衡的报告立刻引起了当时身在绥远,出任“西北边防督办”的徐树铮的注意,在他的要求下,北洋政府地质研究所所长丁文江亲自带队,组织了一支专门的地质队对白云鄂博的矿产再次进行了仔细的考察,终于确认这一带的铁矿储量大约在1亿吨左右,另外还伴生其它的矿产资源“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矿。”

    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北洋政府高层政商集团的高度重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财团集资1200余万元,经过谈判,又向奥地利方面借款1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