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淞沪之战(一) (第2/5页)
到什么抵抗,已经进占了漠河。 在上海,中国方面只有陈乐山的陆军第4师驻防淞沪,总参谋长蒋作宾下令调江苏的陆军第6师和第19师紧急驰援上海,但江苏军务督办齐燮元担心自己的实力受损,故意拖延行动。 进攻上海的日军显得十分骄狂,以兵力只有八千人的海军陆战队首先向吴淞发起进攻。八月十三日下午,日军的先头部队与第四师首先在吴淞口发生战斗,其后,在上海城区也围绕着虹口的日本租界区展开了激战。 战斗的规模迅速扩大,中日双方都开始向上海进行大规模的增兵,停泊在长江口外的日本军舰开始炮击吴淞炮台,陈光远下令浙江护军使孙传芳调遣陆军第10师增援上海。 第11航空师飞到南昌后,就发现了中国方面的一个重大失误,他们在最重要的华东地区竟然没有足够的飞机场以容纳两个航空师的作战飞机。江浙和上海由于是中国的财赋收入重点地区,各方势力胶着,这些年来两省高层数次更迭,谁也没有心思投入建设,到目前为止,江苏只有南京、扬州和苏州有三座飞机场,浙江也仅有三座机场。这些机场的容量都不大,顶多只能安置一个飞行大队。江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只有南昌、九江和赣州三地建有机场。北洋政府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北方,对南方的建设基本上是各省各行其事。 安徽的情况要稍好一些,由于这些年来一直紧跟着皖系,北洋政府在芜湖还与奥匈的卡尔森钢铁厂合开钢铁厂。倪嗣冲一直是皖系干将,其死后,他的女婿王普继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