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_49、购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购舰 (第2/4页)

强国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

    但在投资巨大的造船领域,中国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整个奥匈一共有十八家造船厂能够建造军用舰船,其中能够建造万吨以上大型战舰的造船厂有六家,而且这六家造船厂都拥有五万吨级超级战舰的建造能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的里雅斯特的伊斯莱亚造船厂,厂区面积达到了两万多亩,船厂员工数量接近40000人,拥有四座可以承建五万吨级舰船的大型船坞。其次是的里雅斯特的皇家造船厂,拥有两座五万吨级的大型船坞,如果在战争时期,奥匈海军则可在同时开工建造十艘超级战舰。

    这就是工业能力的巨大差距,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买不来的,需要有整个国家庞大的工业能力在背后作支撑,奥匈皇帝曾有句著名的话来评论海上战争的结局:“军舰在海上就是用来击沉敌人或是被敌人击沉的,海战的结果实际上在船台上就决定了。如果他们每年只能击沉我们十艘主力舰,而我们能够建造十二艘的话,我们就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海战的结果在船台上就决定了!”确实如此,现代海上战争的决定因素是工业和钢铁生产能力,如果不在海上打败日本,中国人就根本无法取得中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比如,日本海军已经开始秘密建造排水量超过了六万吨的“大和”级战列舰,其主炮口径达到了创纪录的460毫米,而且装甲厚度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海军中服役的,以及正在研制的战列舰。这同时引发了世界海军强国新一轮的战列舰建造竞赛,但中国海军却对此只能望洋兴叹,即使没有中日战争,中国海军想要建造这样的超级战舰,最少也需要再过十五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海军是个烧钱的军种,仅一艘“联合力量”级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