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5、战争(一) (第2/4页)
午9时,德奥两国再次向莫斯科递交了第二次最后通谍,限苏俄在2小时内进行答复。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回答。 上午11点,德国首相施特莱尔和奥匈帝国首相多尔富斯分别在柏林和维也纳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德国、奥匈与苏俄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下午4点,朱亚什维利发表全面讲话,莫斯科方面宣布向德奥两国宣战。 战争开始了。 6月22日,法国向德奥宣战。 这一点在意料之中,法国执政的“人民阵线”与苏俄社工党关系密切,而且由于上次世界大战,法国民众一直对德国抱有仇视的心理,在执政的极权政府刻意宣传下,德奥集团早已经成了“邪恶轴心”。 不过,6月25日,英国向德奥宣战却有些出乎李海顿的意料之外。 现在的局势很象1914年,但绝不是1914年战争的重演。 首先,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凌驾于英国皇家海军之上,其次,奥匈帝国控制着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也在英德法奥四国的共管之下,英国人很可能在参战后的数周之内就丧失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对于英国而言绝无任何好处,最大的原因是英国人还企图重新掌控欧洲。如果他们肯与德奥合作,那么英国虽然失去了霸权,但还能保持世界大国的地位,但这一次,他们居然肯为争夺霸权冒着丧失一切的风险。 真的很令人意外。 在维也纳,奥匈总参谋部正在抓紧向东方各国派出增援部队,重新夺回外高加索地区的油田是优先考虑的目标。巴库的油田占到了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