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入宫 (第1/5页)
和曹福谈话,是在大堂左侧的偏厢里。 这里如果按清季的说法,这就叫签押房了。张佳木现在招募的有限的几个秀才出身的幕僚,就全在里头。 人才都不很出众,年纪也都偏大,但刑名律令钱谷人情都很熟悉,都是衙门里的老公事,又不是正经吏员,每人每月四两到十二两的俸禄,待遇不薄,跟的又是极有前途的后生大官,所以这些老夫子们也算出心出力,这几天平时办公,就是风风火火的,张佳木也就很有点一呼百诺的味道和感觉了。 这会他进来,这些夫子们很识趣,一个个站起身来回避出去了。 有一个过来提醒他:“东翁,下午要进宫去谢恩,别给忙忘了!” 张佳木笑道:“钱夫子就是仔细,进宫这么大的事,我岂能忘?放心吧,准定不会忘就是了。” 要说这称呼,咋听也是挺别扭的。其实,大明的称呼还真没有什么不叫他别扭的。文官一般自称学生,京官够品级的都被称老爷,叫大人的话人家和你翻脸。说来也怪,明朝官员不喜欢被人称为大人,这会儿还好,再过几十年,谁叫大人跟谁翻脸———就算是公爵侯爵,叫爵爷也没一声老爷好听。家里的大少爷叫大爷,然后以此类推。老爷子不死,大爷过六十了,也还叫大爷。 御史叫道长,县官叫老公祖,知府叫太尊,巡抚则是中丞,总兵叫总爷,大学士什么的叫老先生,太监们则叫老师傅———也有倒过来叫的。 称呼在后世没什么了不起,别管人家的爸叫爹就成。在明朝可不成,事事都有体制规矩,称呼错了,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 比如对长辈官员,可以自称待生,对老师,自称门生,对恩主,自称门下。弄错了,就会被人嘲笑。 有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