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_第七十八章 窑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窑厂 (第3/4页)

,庄上为什么都用草房?我看,隔不到十来里路,人家就用的是砖房瓦顶。”

    里长约摸五十来岁,已经是须发皆白,一脸皱纹深的如牛犁过一般。听着张佳木问,他苦笑道:“回老爷的话,靠京城近的,泥瓦匠人多些。我们这里,离官道远,烧作不易,运输更不易。一百块砖就要两分银子的本钱和工价,瓦更贵,如何烧制的起!”

    其实当时的大明农村,一百家有九十九家是住的草房。就是用草和泥混和了筑房,顶亦是草编成的屋顶,最多边墙下的墙基用点烧制的土砖。

    这种房造价便宜,一年翻修几次,换换新草就可以继续住下去。当然,舒服就谈不上了,不防大风,不怎么防雨,最怕是下大雪,这种草房很可能被积雪压跨。

    有钱人家,当然修的象样的砖瓦房,青砖绿瓦从角到顶,但当世之时,能置办起瓦房的毕竟还是少数。

    “都在我身上吧。”张佳木面无表情,语气却是笃定的很,他道:“既然是我的佃农,现在这样亦是太不成话。”

    他向里长吩咐道:“泥瓦匠人你来找,多找一些,村里有多少人家,需要多少砖瓦,你算算人手,该请多少人,烧多少天,把钱算好,然后到我府里领银子。”

    此语一出,在场的庄民无不大喜,而欢喜之余,亦不免有不敢置信之感。

    就算是张佳木好心,也是好心的太过份了一些。

    整个庄子五六十户人家,每家工价都不能低于二十两银,这样一算,就是千多两银子的总价。

    买这个庄子,不过才两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