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锦衣都督 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地 (第1/5页)
京师广渠门外算是很偏远的地段,那会儿可不象后世,炒地皮炒到河北去。京师这儿,内城不是一般百姓能住的,能住进去的都有点身家,住外城的,就多半是些小力笨苦哈哈了,出了城,就更甭提,全是高梁花子,虽说是帝都脚下,论说起来,不比外地强上什么。 好的就是,四方辐辏,商贸发达,几家凑一凑,买头耕牛,买几匹挽马,骡子什么的,都很方便,凑钱叫铁匠来打点农具什么的,也是很便当的。 说来可能很多人不信,当时人的生产生活用具之缺乏,实在是后世高度物质文明下的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农具和畜力的缺乏是最明显的,很多地方还在使用石犁来犁地,耕牛缺乏,几户人家能共用一头牛,就算富裕地区。 中国一直没有发展到银本位的货币经济,也没有信贷系统,根本没办法形成规模农业。 都是讲究的精耕细作,从西周之后,就没有大规模的产业化的农庄农业,各家各户一小块地伺弄,弄好了温饱,弄不好全家饿死,不然就造反,逃荒,所以开国之初,抑制土地兼并,百姓还有活路,国力也是蒸蒸日上,一旦土地兼并开始,再遇到灾荒的年头,大面积的减产导致无数的百姓破产,然后农民委身豪强,国家收入税减,更进一步逼迫自耕农,让更多的自耕农破产,托庇于豪强之下,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恶性循环下来,大乱大治,几千年下来,令人思之而扼腕痛恨。 京师这儿,到底是首善之区,畜力农具比起别的地方要好的多,土地也是一水的平原,虽然不比关外的肥沃,也不及江南的土地有河塘泥当肥料,总的来说,比起西南,西北,燕赵大地的耕地还是蛮不错的了。 但要命的是水利工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