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6章 (第2/3页)
,这两名牢役收了柳翠微不少好处,倒是没怎么为难吴蔚。 对?方二人显然也认出了吴蔚,或许他们连做梦都不曾想到:曾经的阶下囚,有朝一日?竟能摇身一变,端坐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之下,成了县太爷。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二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笑容都比其他衙役谄媚许多?。 …… 除了这两个熟悉面孔外,吴蔚再也没见到什么熟人了,她出任过一阵子清庐县衙的仵作,认识几个衙役,那些人都不在?这四班衙役之中了。 吴蔚心头一动?,想来?是和县衙后院闻到的那股血腥味有关,而牢役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大抵是他们工作的地点离县衙较远的缘故。 二十四名衙役做完自?我介绍后,李师爷带着捕头和刀头回来?了,他们每人的手上都抱着厚厚一摞卷宗。 三人将卷宗放到知县大案上,向?后退去,李师爷喘着粗气说道?:“大人,近期的卷宗都在?这儿了,请大人过目。” 吴蔚抬手拍了拍快摞成小山高的卷宗,问道?:“怎么这么多??县衙的公务如?此繁忙?” 师爷回道?:“大人,这是自?弘宣三年以来?陆续积压的卷宗,大人一看便知。” 李师爷的话点到即止,吴蔚却说听懂了,弘宣三年泰州地区暴雨连绵,引发了洪水,前两任知县张宽就葬身在?洪水中,清庐县衙也多?处受损,之后朝廷迟迟没有派知县到清庐县来?赴任,许是考虑到清庐县毗邻藩王封地的特殊性,在?谨慎的挑选合适的人吧。一直到半年多?以前,朝廷才正式任命了新的清庐知县,结果这位仁兄还没上任多?久,就不幸归西了。 “我知道?了,今日?就先到这里,师爷和赵捕头留下,其余人都去做各自?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