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7章 (第2/3页)
内商讨了将近两个时辰,起初众人都不同意宜王御驾亲征,认为为时过早了,但这一次宜王的态度非常坚决,并表示:泰州的将士们需要一场大胜来提振军心,若是连一个小小的清源县,都能将泰州将士们拖入泥潭,他们干脆也别反了,集体抹脖子自尽好了。 众人见劝谏不动,这才开始集中力量,纷纷献言献策。 其他的事情很快就打成了共识,只是这泰州城监理的人选,幕僚们再一次发生了分歧。 有一部分幕僚认为,应当令宜王嫡次子行事监理之权,并派四到六位资历深,能力强的幕僚从旁协助。 另一部分幕僚则认为,应当令宜王庶长子行驶监理之权。 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如今世子生死未卜,那么嫡次子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世子,甚至是太子,应该早早把此事确定好,尽早历练,稳固传承。 但另外一部分幕僚则认为,宜王的嫡次子年纪太小,不过才十岁,即便有幕僚从旁协助,公子这么小的年纪也难以支撑泰州复杂的军政事物,况且泰州是他们手上唯一的州府,不容有失。 所以这部分人认为,应当由年纪更长,且能力更强的宜王庶长子来行使泰州的监理之权,宜王的庶长子是宜王还是皇子的时候,府中的丫鬟爬床所生,因其生母居心不良,诞下庶长子后便被太后下了命令,去母留子了。 庶长子的出身虽然不佳,但是宜王并没有过度苛责这个长子,大婚后还将这孩子过在了自己的侧妃的膝下抚养,那侧妃也是将之视若己出,无论是文化武功,还是礼仪孝道,都请了最好的师傅来教,虽然宜王府旧人都知道这位公子的出身,但从礼法上来讲,这位庶长子也算不上什么污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