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84节 (第5/7页)
解何为秦律,反而告诉黔首如何逃避秦律,这难道能被称为普法吗? 赵不息则是反驳,秦律那么繁多,除了法家之外的其他百家弟子都无法每一条都记住,更何况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黔首呢,他们根本不可能记住所有秦律。 普法的意思是只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就行了。比如关于偷盗罪的条例秦律中有数十条,黔首记不住,可也根本就不用黔首都记住啊,只要让黔首知道偷东西要受罚不就行了。 赵不息本来也以为偷东西犯法这种事应当是人人都知道的,可直到她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仅凭本能活着,他们不知道其他人的东西自己拿走了那就叫做“偷”。 他们认为路边地里的果子是可以随便摘的,饿了的时候看到卖大饼人看不见就可以随便拿大饼是没有错的……哪怕在数千年后,吃喝不愁的年代也依然有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头老太太会干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更何况这个时候呢。 赵不息告诉嬴政,普法的意思不是让所有人都能将秦律倒背如流,而是尽量要让更多人知道不能偷东西、不能杀人打架、不能团伙抢劫…… 嬴政想了想,觉得赵不息说的很有道理,接纳了赵不息的谏言。 换句话说,嬴政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是他的了。 嬴政心想,不愧是他的女儿,在法家学问上一触即通,比他宫中那几个糟心儿子强多了。 直到这一日,一匹快马从韩地飞驰进入怀县,将一封信交到了赵不息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