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一领征衣反转大势 (第5/5页)
上午,司礼监、内阁的人全都到了大同。 虞祯在都御史衙门接旨,一听自己替换了张二,成为十三太保第二位,立刻就明白是老黄忠在帮忙。若非如此,此刻就会是张二亲自来到大同,将他革职待参了。当时真是一身冷汗、如堕冰窟,心想只要有一丝差池,此刻已经万劫不复。 想到这里, 他越发感激朱墨,上前抓住朱墨双臂,恳切道:“朱公子,若非你一意为公,虞某但有丝毫猜疑,今日恐怕就是槛送京师了……” 朱墨也很是感慨—— 虞祯这类人,是严家那种统治方式的极限位了。可以说是最敏感、最危险,也最难办的地方。要说有毛病,这类人是没有的,也一心为了天下,可出发点总是不同。或者说,他属于新兴的儒家锦衣卫,布衣芒鞋的朱七他们,属于正统的锦衣卫。 这个势头始于张二、陆六,如果这次没有被遏制,反而被他们投机成功,那么朱七他们就会式微,锦衣卫也早晚变成严家的工具,而一旦锦衣卫成了严家的工具,那就是钳制天下、无所不为了,到时候直接就进入到明朝末年的模式,双方毫无底线恶斗,局势在数年间就会崩溃,天下大乱。 因此, 朱墨一开始就十分迁就,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处处都表明,自己确确实实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绝没有一丝作伪。而虞祯呢,毕竟不是恶人,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之下,终于慢慢改变了观念。 于是,两条看似平行的线,终于倾斜了。应无物的大明:从1566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