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7 (第2/4页)
嘱咐了:“米寿啊,”宋福生抱着米寿道。 “啥?” “回头,见着大伙,别说咱蘑菇卖了一百两银钱,姑父相信你有守口如瓶的实力。” “为啥?” “那什么,咳。姑父就说卖三十两。因为咱大家伙,心里最高价位才二十两撑死,咱告诉他们三十两,都算咱仁义了。咋回事儿,咱自个晓得就中了,不用非得说那么细。” 钱米寿微皱小眉头:“可你这样不好。” 宋茯苓:就是,爹,啥素质。 宋福生不服了,咋他成素质低的了?这俩孩子让他惯的,不知柴米油盐贵: “什么不好,哪里不好。一百两的人情,是大家伙还吗?是我还。” 宋福生又掰开了揉碎了讲: 你看,咱知道了小将军是国公府的少爷了,往后咱有啥新鲜物、好吃的好喝的,咱就得主动送国公府进贡了。人家要不要是人家的事儿,咱必须得送,送的是感恩、是心意。 所以啊,就咱弄出的新鲜物、好吃的好喝的,不需要成本吗?成本都是由咱自个的小家承担。那一百两银,我留七十两咋啦?有毛病吗? 钱米寿被说的有点迷糊:“我是能守口如瓶,那是他们不问我。以前我能守得住,也是因为你们没问我。可他们要是问我呢?我怎么守口?” 孩子的意思是,问到了,难道要撒谎吗? 宋茯苓赶紧凑上前,告诉米寿道:“这方面,你jiejie我有经验。问你的话,不想撒谎,你就不吱声,装没听着,跑开躲开。” “嗳嗳?”钱佩英听不下去了,她可怜的米寿啊,好好的孩子,被这爷俩都给教糊涂了。 就在宋福生他们坐上员外爷家的牛车,往回赶路时,快马加鞭赶回去的任子笙,已经到达任家村,且和他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