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jian臣想害我(科举)_分卷阅读1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 (第2/4页)

考核了,我担心会垫底。届时怕是会遭了吴师兄的嘲笑。”

    她与吴甄剑皆拜在林老先生门下的事已经是众人皆知了。

    顾长梅笑道:“你怕什么?吴甄剑屡试不第,他有什么资格笑话你。要是换做几年前,他有举人的功名还能捞个一官半职,现如今还不得在国子监熬着。”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国子监的士子们还是很吃香的。学业完成之后,大多可以留京,或是外放。除了混个‘公务员’之外,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那便是教书先生。这个教书先生不同于私塾里的夫子,他们一般都是去县学或是府学,也是拿朝廷俸禄的。

    最先推行的是北方,特别是黄河、长城以北的地方。当时国子生林伯云等分教各郡,桃李满天下。

    但到了后来,国子监士子们的发迹怎么也比不上科举出身的进士们,要是被分配到偏远山区,更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京城。

    故此,继续科考才是正道。

    毕竟没有几人能像王阳明老先生,即使被流放到龙场也照样能顿悟成了圣人。

    那考不上进士的举人又该如何呢?

    当然是一直‘复读’了。

    吴甄剑便是‘复读生’中的一员老人了。

    国子监的日子并不轻松,除了学习四书五经、数学、法律法规地理、以及其他内容。每月还要例行考核。

    可见大明皇帝是有多注重文举大业!

    教育事业抓的相当严谨,除了亲自督促大学士们着书之外,也会参与国子监士子们的考核事宜。

    考核内容不但包括背书,以及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还要写应用文章,包括皇帝的诏书、政府文书、判决文书、向皇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