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0 (第3/4页)
大司马大人大量,救苦救难!” 他带着身后那些羞惭不敢抬头的村民,不断地在泥水里磕头。 李穆急忙下马,亲手将老汉扶起。 老汉老泪纵横,不肯起身,又诉道:“半甲子前,老朽还是孩童,犹记那年,大河决口崩堤,方圆几十个郡县,一夜之间淹成了汪洋。老朽的几个家人,便全都死于水难。大水褪后,大河改道,多年之后,方稳了下来。如今这人话语若是当真,那黑了心的鲜卑皇帝要引水倒灌,又遭逢如此的连日大雨,水势怕要胜过半甲子前的那场水难。天灾人祸,我们这些人,都要被断了活路!” 老汉老泪纵横。 李穆叫手下将这老汉从地上搀起,自己对匠人道:“你随我来。” 匠人慌忙从地上爬了起来,追上。 李穆将人带入路旁的一顶军帐,道:“情况到底如何,你从头说来!” 匠人感激万分。五大三粗的汉子,话未开口,先竟哽咽,红着眼圈,将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三年之前,慕容替攻下洛阳不久,抽调民夫,于各地兴修水利。其中一处,便位于上津口。 上津口位于穿过洛阳的洛水下游,亦是附近几条河流和洛水的交汇口,又位于黄河的一道折弯口处,水水相通。每到丰水季节,常会发生黄河之水倒灌洛水,高出河堤,淹没两岸田地村落之事。民众长期苦困。但因规模不大,加上从前的北夏朝廷对此丝毫不予在意,日复一日,也只能如此过了下去。 这匠人姓王行五,乃上津之人,父祖都是工匠,他从小聪慧,对水利之事,颇有心得。知家乡苦于水患,多年前起,便勘察地势,绘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