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2/4页)
。 魏母说当年魏氏出嫁时,因为家里状况不好,没能给她置办像样的嫁妆;现在魏家的情况好了,故而给她这个女儿补办两个铺子作为嫁妆。 这番说辞不论真假,老夫人和大夫人自然不能阻止人家父母给女儿送钱。 更何况两个铺子到衙门里登记过户、成为了魏氏嫁妆,等以后魏氏百年,两个铺子还是会落到赵靖安名下,成为赵家的财产。这件事无论如何对赵家来说都是好事而非坏事,所以老夫人和大夫人也没有理由阻止。 王mama的丈夫王贵,是魏家送的一个铺子的掌柜。他们一家四口作为陪房,直接从魏家划到了绥平侯府名下。 无论是老夫人唐氏,还是大夫人朱氏、三夫人苏氏,都有自己的嫁妆铺子,也有从娘家带来的陪房。这些嫁妆和下人,是女子在这个世道立身的最后的保障,陪房的卖身契都是捏在她们自己手里的。 而王贵一家和另外三家人的身契,自然也捏在了魏氏手里。 当时二房院子的管事还是李嬷嬷。拿到这两个铺子不久,魏氏就说李嬷嬷年纪大,又要伺侯她,没精力打理庶务,而王mama见识广,精明能干,把王mama调到了二房内院做了管事。 从此以后,魏氏在外面就有了任意调遣的人手。王mama每日进内院听差,再回离侯府只有一条巷子的家里住宿,极好地沟通了内外,让魏氏做什么事都十分方便。 “你今晚回家去,让王贵明日一早带两个人到北宁县去,查一查五姑娘在书院的情况。她说庆阳县主萧夫人在那里新开了一家银楼,不日即将开张,萧夫人请她画首饰图,这几日都不打算回家。你让王贵核查一下属不属实。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