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科举出仕(士) 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17节 (第2/8页)

在座有朋友提前作出来了,也可提前吟诵。”

    黎池品味了一下作诗要求,的确是很宽泛和自由,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几乎就是没有要求了。这样的诗写出来很容易,一般人想脱颖而出却很困难,当然非同一般的人除外。

    而在作诗这一项上,他黎池就只是个一般人。

    于是黎池老老实实地确定切入点……那就写赶考路上的天气变化,为了‘寓情于景’,前两句写景色的话,后两句就抒情言志。

    黎池的写诗思路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个府试开考在即的时候,十首诗里能有五首诗是写景言志或咏物言志的,大部分都在言说“今朝得中、来日青云‘的志向,是再普遍不过的切入点。

    果然,一刻钟还没到,就有作完的人开始吟诗,然后陆陆续续地又有几个人作完,等到已到中段的黎池吟出他所作的诗时,前面已经有了四首‘言志诗’。虽没有一首诗能鹤立鸡群,可在平庸之处也能找出一两处可圈可点的。

    黎池吟诗的顺序在中段,作的诗也就是中上水平,一首诗念完之后,也还是得到了一波客气的吹捧,虽不出彩、也没出丑。

    倒是张瑱在诗之一道上,比在座大多数人多了几分天资,他特意留到只最后几首时,才压轴念出来:

    “造物无言却友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1]

    张瑱甫一吟完诗句,就响起了赞叹叫好声,纷纷夸赞“好诗!”

    在一众学子之中,看起来像是颇有地位的一位身穿月青长衫的学子,开口道:“此诗没有难词拗句,于平顺自然处跃现了张兄的匠心独运:用移情手段巧妙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