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 (第3/4页)
就禀报陛下。” 总管太监立即命人去翰林院取书。 庆和帝又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三位。 “微臣惭愧,实在是没有研究过农书。” “微臣老迈,感受不到细微的天气变化了。” “风调雨顺十多年了,微臣确实没想到……” 赵永泽想,这些大臣应该确实不知,毕竟他们任上出了大灾,对他们名声地位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没理由隐瞒。 庆和帝挥手打断了几人的话:“直接说应对方法。” 春天冷,导致作物歉收。这个问题在这个靠天吃饭的时代,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但阁臣就是阁臣,即使心里没底,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 “先要提前准备好赈灾粮,以备不时之需。要把贪官污吏整治一遍……” 赵永泽见半天都在说灾后的事情,没人提出减轻灾害的方法,不由仗着年纪小开口了:“既然粮食是怕冷长不好,就种不怕冷的啊?” “哪有这么简单,殿下你不知道……”老阁臣还没说完,就被工部尚书打断了:“殿下这方法可行!” 老阁臣顿时被噎住了,脸红着有些下不来台:“哪里有春天耐寒的作物?又怎么说服百姓改种没种过的粮食?” “有了方向就很好了。”工部尚书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后,又一本正经道:“我们大庆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肯定能找到耐寒的作物。” 第27章 谶言 自阁臣翻出所有农书和以往历朝的灾年记载时,就再不敢心存侥幸,全力为对抗来年的灾情做准备。 天灾从来都不是小事,在确定了‘大寒不寒’的地区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