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奋斗史[清]_分卷阅读3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3 (第3/4页)

  要知道皇帝自己可是觉得火铳无用,只留下了火器营,然后没想到洋人已经淘汰了刀具,反而改用不稳定的火铳。

    这摆明是说,洋人选择了大清的反方向。

    皇帝皱起眉头来,不可否认火铳确实比刀枪好用,然而火铳太不稳定,时间久了极容易出现爆膛的危险。

    这才被皇帝认为是鸡肋,才舍弃了火器继续使用刀枪。

    然而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即使火器再不好,可洋人却仍然使用,甚至有了改进。这不,手上的火铳已经从青铜、铁,变成了钢铁。

    钢铁可不会像青铜那样容易爆膛,也就是说火铳的危险性瞬间降了很多。

    皇帝立时想了很多,若是洋人一直使用活中,很有可能继续改进,这样一来,总有一天大清得面对着刀枪对抗火铳的时候。

    禁火器,皇帝也是怕火铳落入民间,就是刺客拿着火铳杀他的话可没人能够抵挡。

    可洋人在火器方面明显走到了大清前头,这给皇帝带来了危机感。

    一时间,皇帝沉思起来,没多久就就让官员退下,从头到尾没有说话的郑钧跟着退下。刚退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皇帝的声音。

    “去将太子、诚亲王、雍亲王、廉亲王一同叫进宫来。”

    敏宁回京也有二十来天了,一回到京,第一件事就是去三个小的接了回来。而元宝,在开学的时候,就被德妃送到学院里,放假时再接回宫。

    防着谁?还不就是防着府里的女人。

    敏宁要是在京城的话,自然不必担心,可她不在京城时,府里的保护力量自然会减弱,就怕哪一个突然起了坏心思,趁机作怪。

    钮钴禄氏回到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