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奋斗史[清]_分卷阅读1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1/4页)

    完全可以数据化,教授给年轻人,让年轻人会后也能应用。总比一些摸不着看不见的经验,被带入地下来的好。”

    梅文鼎激动了,起身一拜,“若是夫人真愿意资助,那老夫在这里就感谢了。”

    敏宁起身忙扶起他,“先生,不需如此多礼,妾最钦佩像您这样的民间高人,以一己之力来研究这些高深的学识,许多瑰宝就是这么传承下来的。可惜现在的朝廷看不见这些,完全因为来自西学就看也不看。”

    对于这一点梅文鼎是深有体会,他之前在京城冒出的那点烟火,不就被儒家之道给熄灭了。

    这些年他就是看不见希望才想着著书,把所学流传给后世。

    两人说定后,就开始商讨地址。

    “不如就定在先生的老家宣州?”

    梅文鼎却自己否决了,“还是放在天津,天津是我好友李光地老家,那里不仅距离京城近,且我那些徒弟也多在天津。”宣州虽然是他老家,但当地的官员可不睬他面子。

    敏宁一听也同意了,放在其他地方就怕当地官员就给湮灭了。满大清都是儒家学者,儒家跟传教士天然就敌对,这些年也没少打嘴仗。

    这些年京城中当官的洋人,要不是皇帝护着,早被官员赶出了京城。

    “我准备建一座大型的天文观测台专门观测天体。”这个时代,皇宫里的天文仪器并不比国外天文台少,这些传教士想要来大清传教,总得露出一手让皇帝相信吧,这些西方的器具以及学识就是这么传过来的。

    可惜皇帝虽然有见解,但虽然从小学习儒家文化,这些外来之物不看重。

    他不像敏宁来自未来,自然懂得这些知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