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2章 钱从哪里来 (第3/5页)
和钴酸锂企业,初期总资产大约会有15亿美元。 不过这些钱可以不用都cao作成股权,顾骜只要30%的股权,这部分对应资金大约是五六亿。剩下的一半,顾骜就做成可转债好了,利息稍微高一点,将来等有人接盘时退出。 毕竟他也就这两年没什么好的投资项目,进入90年代后,他需要更多的资金流做更多的大事。投资制造业的话,15亿美元哪怕辛辛苦苦经营10年,能变成50亿就顶天了,相当于年增长率12%,不可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还是在高新制造业形势比较好的90年代,乃至刚进入wto那几年,未来产能过剩时连这个倍率都没有,2010年代再高精尖的制造业,要是能有12%年收益,老闆做梦都要笑醒,世上就没人去买风投基金了。} 韩婷对别的都还好说,只是听到最后一句时,颇感诧异:“我本来就是圈子里出来的,对国资倒是不反感。不过这几年,我看民间都是要求确权明责、到处在呼吁‘花钱买不管’,你这个最初下海弄潮的,居然开倒车了?” “花钱买不管”真正落地,那都得等92年那一波了,不过先见之明的国内商界顶层人物,都是知道这个趋势每年在喊的。以韩婷的地位眼界,知道这些并不奇怪。 顾骜:“花钱买不管的趋势当然是对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国资就完全不好,而是权责不明,产权模糊不好。只要清清爽爽,而且进场的时候就说好不管经营只分红,法律政策也清晰,就没什么不好。所以,我才劝你几年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到时候,法律就很明晰了。 另外,你还没亲自下场做,不知道液晶这些半导体产业对地方基础设施支援的需求迫切程度——你要是跟张仲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