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6章 骨鲠在喉 (第4/6页)
调,那媒体的收视率和发行量就都上去了。而且只要这个大佬自己也是真心相信,不是圈一笔就跑,那么对媒体就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相比之下,这点媒体资源不算什么。” 萧穗这才似懂非懂,也就不再质疑,只是乖乖做事。 美国人对高端媒体的要求,从来都是“客观公正”。但这个客观公正并不是说不允许媒体上的文章预测错,因为如果非要说对,那就违背畅所欲言了,这不言论z由。 公众对“客观公正”要求的表现形式,就是你媒体上的专家可以错,但你说的人自己得相信自己说的,不能表里不一。 比如举个极端点的例子,你一个股评家可以铁口直断说某只股票药丸,但只要你证明你说这话的时候,你本人也在做卖空cao作,你自己带头沖,而不是空口白话让读者去冒险。那么,就算你预测错了,刊登你评论的媒体也不会被大众认为“不客观”。 只要报纸报道的时候,站在事实的角度报道,说某人观点认为市场如何,同时他确实如何如何cao作了……只要这个事实没问题,至于理论信不信,读者自己判断。 但如果你挑唆公众买,你自己却不买,最后错了,那就得掂量掂量。 基于这个玩法,顾骜目前的态度就比较珍稀了。 因为所有的科技股公司老闆,都是在公众和资本界对“科技企业在技术换代时能不能扛过去”这个问题的过分乐观中,得到了好处的。 美股市上的科技公司,都是因为公众的这一盲目自信,享受到了股价市盈率比其他传统行业高好几倍的待遇。无论是当年巅峰期的雅达利还是现在的王安,乃至微软苹果ib,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