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768章 史诗级赏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8章 史诗级赏金 (第2/6页)

塔尼亚搞研究的。

    那个成果最后之所以到了速拿诺奖的程度,关键贡献在于“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的新表现形式”,总结出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这些专业术语太拗口,也没必要纠结细节。用看热闹的人也听得懂的人话描述一下,关键在于:

    石墨烯发现之前,这个世界的主流物理学家们认为,根据传统对量子霍尔效应的认识,或者说根据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认识,大家觉得“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原子层面的纯二维物质”。

    也就是说,大家觉得所有物质都是“一团原子”,而不可能剥离出“一片只有单层厚的原子”。

    这是涉及到人类对底层原子世界认知的一个物理偏见,2004年之前论证其实也不是很充分,但大家就约定俗成这么认为了。

    可是2004年,那两个露西亚移去荷兰、布列塔尼亚的科学家,也是撞了运,找到了一种黏性材料,可以把石墨粘在上面,然后就把一块石墨材料两边都粘上这种特殊胶体,撕开,石墨被分别粘在了两边的胶体上,就对半撕开了。

    这样反覆撕,从1微米几千层的材料开始撕,撕了十几次之后{十次就能除1024},居然最后撕出了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单层石墨。

    这种时候,石墨“单层之内导电性非常好、结构也非常坚固,但层与层之间非常容易滑动,原子键力非常弱”的宏观特性,也就突然被筛选了。

    层内特性被完全表达了出来,而层与层之间的特性,因为没有别的层了,也就不表达了。

    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