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58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4/5页)

反正跟顾骜已经分道扬镳了”念头的郑老板,也不得不立刻噤声。

    是啊,顾骜的势力,已经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哪怕这些人都是有见识的、知道美国人是“一朝总统一朝臣”,很多过了气的人并不该过度重视其能量余热。

    但顾骜可是跟连续十几年、两三波供核档一派的内阁要员有过各种不便为外人知道细节的合作、共同利益,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郑老板噤声沉吟之间,李老板也颇有觉悟地插了一句话:“老郑,以后打鼓岭、沙头角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确实不可能甩开顾骜单干的。你也不想想,原先我们还不用担心‘顾骜把厂子搬回内地’,毕竟买的那些曰本的、美国的高精尖设备,肯定会被美国人严管审查。他要是搬到内地,美国人还担心技术扩散、要百般阻挠。

    可现在看来,他的能量、以及彼得森肯帮他斡旋的尺度,比我们预想的还大得多。要是再过十年八年,内地的劳动力素质上来了,能够承接这些产业转移了,顾骜直接往内地一搬,打鼓岭的地皮还能高价出手给那些穷人么?还怎么榨房地产的超额利润?

    咱只有给顾骜足够的分润,才能留住他继续画饼,多画几年,给咱更多的时间骗那些还没买到房的肥羊上套!香江的房子已经涨到这么贵了,哪怕是打鼓岭这种地方,除了半导体这么体面的实业,其他任何实业在香江都是活不下去的。

    二十年前咱造电风扇、十年前咱造电视机和其他电子组装产品。现在香江的实业还有啥?没有这个饼,拿什么把打鼓岭和沙头角的第一批人气鼓起来?”

    李老板这番话,可谓是入木三分。

    历史上,香江的地皮用得那么省,一方面固然是钉子户难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