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651章 体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章 体面 (第2/5页)

漫游费的,哪怕每分钟多收几块钱也无所谓。

    这里说句题外话,漫游这玩意儿其实没什么技术难度,86年刚推出摩托罗拉初代手机时就能实现。

    从技术成本上来说,只要交换容量足够,一台手机换到一个新城市后打电话,运营商成本支出并不会高多少,只要一开始把基站资讯转过来一次就行了。

    后世运营商收取高额漫游费,其实只是为了确保每个地方的网路建设成本能从本地用户那儿赚回来、防止捞过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顾骜前世是吴越省的,21世纪初的时候,吴越省的学生卡套餐几乎是大部分省里最优惠的了,10块钱的包月费能有1000条简讯和50小时虚拟网内通话。而隔壁江南省的学生卡套餐当时10块才400条简讯,通话也贵一些。

    所以顾骜前世一些考到金陵去读大学的高中同学,都是从故乡带着开好的学生卡去金陵的,到了那儿之后手机几乎只发简讯不打电话,打电话都会被算漫游。

    由此可见,如果不收取漫游费的话,国市场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那就是国所有移动用户都去资费最便宜最优惠的那个省开卡、然后拿回自己本省用。

    这样所有的钱都被最优惠的那个省的分公司赚走了,其他偏远省份还拿什么钱去继续建设山区的讯号覆盖?必须要对“邻省开卡拿回本省用”的行径进行惩罚性漫游徵收,才能确保“你用着哪个省的钱盖的基站,就把话费交给哪个省的分公司”,确保建设方和收费方的一致。

    说到底,这是商业原因驱动的,而非技术原因驱动。

    不过,不管“漫游”这一功能,未来实际的成本会降低到多少。

    至少在眼下,在1986年10月这个时间点上。要想让你的大哥大实现“在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