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3章 研发本土化大潮 (第4/7页)
本人走人的日子。 80年代后期,正是曰本经济最疯狂、科技产业雇员薪酬也最牛逼的时代。顾骜找个在东京业内干过几年、在秋叶原摸爬滚打的策划师、美工师,你没50万日元月薪根本拿不下来。 加上去年10月后日元升值了,兑人民币的黑市汇率目前已经涨破20兑1大关。再算上“去生活环境恶劣的穷国打工,要额外加钱”。 这就意味着顾骜可能要花相当于三五万人民币的月薪,才能请到一个曰本人。可这些人到了中国,其实享受的是猪rou1块5角钱的物价,简直就跟活在天堂里一样。 但愿这个落差,能让旁边的中国美工和策划师奋起直追,抛掉那些“诱导玩家如何意yin打怪升级太丢脸了”的传统节cao,把端着的架子彻底打碎,尽快进入卖爽卖萌卖杀必死的血腥市场竞争状态吧。 于是,与会的软件部门负责人和骨干,当着顾骜的面又请示了一些细节,讨论了一下,决定把之前提到的天鲲负责汉化的部门,也合并到这个工作室里。 顾骜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反驳。 印象里,他依稀记得国内87年那波开始搞汉卡、中文ps的人,貌似都是京城中关村成立同期,逃离京城南下特区谋求到的发展。 所以顾骜本意是打算把搞汉化、中文ps的项目组,都汇聚到特区,以谋求招得到足够的英才。 他怕在钱塘这种乡下小地方无人可用。 但既然前几年的浙大斯坦福委培交流生项目,以及天鲲原先的外包工作室,已经在钱塘有基础,加上集中办公确实更利于管理和成长进步。 “那就这么办吧,钱塘就钱塘好了。我本来是倾向于在特区,人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