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_分卷阅读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7 (第3/4页)

生炉子。等到小朋友们进屋子时,得暖烘烘的。

    课间,还要防止小朋友们玩火,工作量顿时增加了不少。

    好在,班里有班长、副班长和小组长们,才把几个顽皮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伟民哥哥说,学校里没有暖气,每个班里都装了一只翻砂炉子。

    下午,轮到哪组同学值日,就到校园东边的柴禾堆前,撇几根干树枝子,截成一扎长,捆成一小捆,运回教室里,作为第二天早晨的引火柴。

    一二三年级,是任课老师轮流去教室里生火。四年级以上的,就由住在附近的同学们轮流值日。

    两个人一班,提早半个小时到校,上课前得把炉子生着。

    像邓萧住在营部,离学校很近,值日自然跑不了。

    好在十天才轮上一回,倒也还能过得去。

    这种锻炼,让同学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家长不大放心,轮到自己孩子值日时,就特地跑过来帮忙。

    这样,教室里烧得暖暖的,自家孩子也少受一点冻。

    在南方长大的黎元元,对北方的冬天充满了好奇。

    这里昼夜温差实在是太大了。

    只要不刮大风,白天晒着太阳暖洋洋的,一点也不觉得冷。

    可一到晚上,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夜里和凌晨,温度极低,就连大人们都猫在屋里不想动弹。

    听王mama讲,大田里更是奇特。

    因为土壤中含有水分,一到夜里就上冻了,硬邦邦的,早晨走在上面,连土都不沾一点。可一到中午就化冻了,一踩两脚泥。

    到了晚上又变成了冻土,。

    拖拉机往地里拉肥料时,都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