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1/4页)
不一样了。 他编的柳条筐子分两种,一种是带皮的,一种是脱皮的。 带皮的那种呈红褐色,大方简洁,结实耐用,多用来盛一些粗苯东西。脱皮的那种,白生生的,精巧美观,看着就像一件工艺品。 他去“巴扎”上售卖的,就是那种脱皮的柳条筐子。 他发现,来买筐子的,大多是知青。 这些小青年们都是从沪上大城里出来的,基本上什么都不会,花起钱来却是大手大脚的。不过正因为此,他的买卖格外好。 于是,干得就更起劲了。 现在,几个孩子也学会编筐子了。 暑期里,每天都要去柳树林子里砍一些柳条枝子回来,放在水中浸泡处理之后,捋下柳条外皮,只剩下光洁柔韧的柳条芯子。 用这种白枝子,可以编提篮、果盘、馍筐子、针线盒、小花篮、小花瓶、带盖的衣服箱子等等,样式还特别好看。 在“巴扎”上,他甚至可以按照顾客的需求定做样式。 只要顾客能说出来,他就能编出来。 连队里也有职工在“巴扎”上撞见他摆摊的,可谁也不会去说什么。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搞“副业”,他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也没碍着谁。 可现在民兵队长上门了,事可就大了。 他知道,自己砍了连队里的柳条枝子,占了小便宜。可他砍枝条时,都是均匀地砍,从来不会对着一棵树猛砍,这样就相当于给柳树去旁枝错节。 每年春天,护林员不是还要一棵一棵去枝桠吗? 他这么做,等于是在帮护林员分忧啊。 可现在人都上门了,又哪里能说得清楚? 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