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_分卷阅读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9 (第4/4页)

婴儿,大多被安放在“坐婆”里,老老实实地卡在里面。

    “坐婆”是一种育儿工具,用木头做的,呈长方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就像一把高级餐桌加座椅。

    最上面一层,是一个长方形的方框,前面有两只把手,后面还有小靠背。在把手里侧,有一块活动木板平撑着,往外一掀就可以打开,小婴儿一放进去,就可以关闭,正好卡着,防止婴儿乱爬乱动。如果想让婴儿站起来活动一下,一掀木板,就可以了。

    最下面一层,是用来蹬脚蹬腿的。中间一层是坐屁股的,屁股下面的木板上还专门挖了一个圆窟窿,这是防止拉在板板上边,可以直接漏下去,在下面用纸或盆子接着。

    这种“坐婆”,既能锻炼小婴儿的胳膊和腿部力量,又能保障安全,还提高了保育员们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这种护理方式,才能一下子照看众多婴儿。

    这些,都是黎元元后来才了解到的。

    对这种“神奇”的育儿工具,十分好奇。

    在那个年代,木匠活儿还保留着自古以来的传统,讲究工艺和打磨,更讲究技巧。

    可惜,到了后世,这些手工技艺基本上都消失了,被一些新型的“学步车”所替代。而一些年轻mama们的视线,从此就被牢牢捆在了孩子身上,一刻也不敢放松。

    盲目追求“洋化”而丧失了自我。

    传承了千百年的技艺,就这么莫名消亡了,不能不令人叹息。

    *

    田家兄妹三人,背着小书包到了家门口。

    “元元meimei,回来了!”田伟民赶紧拉开了房门,笑嘻嘻地打着招呼。

    一上午,他哪里也没去,老老实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