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 (第11/11页)
风寒’,对吧,向缭?” 向缭面色讪讪。 此时,蒙仲这才向屈原拱手道歉道:“屈大夫,我兄弟这几日若有怠慢之处,在下这里向您赔罪。” “方城令言重了。”屈原连忙拱手回礼。 平心而论,他对向缭并无恶感,反而颇为感谢向缭对他的重视,毕竟在楚郢,他已经不被楚王重视许多年了,虽然顶着一个“三闾大夫”的官职,但事实上这纯粹是个闲官,因此平日里空闲的时候,屈原便在里闾开坛授课,教导昭、景、屈三族以及其余慕名而来的家族子弟学业。 他方才故意提起蒙仲的“病情”,纯粹就只是逗逗向缭而已,毕竟向缭这段时日总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向他透露他想知道的情报,这亦把他折磨地不浅。 当晚,在宴请屈原之前,向缭低声对蒙仲说道:“这位屈大夫确实乃国相之才,若能将其留在叶邑,于我叶邑大有裨益……阿仲,你可千万莫要放走明珠。” 蒙仲当然知道屈原是一位大才,且如今正遭楚国弃用流放,若能趁机将其招至叶邑,必然有利于叶邑的发展。 毕竟这位可是曾主持过楚国变法改革的大才,蒙仲这批人虽说这些年积累了不少带兵打仗方面的经验,但是如何治理邑地,说实话毫无经验。 倘若有屈原在旁指点他们,就能让他们少走弯路。 问题是,如何说服这位对楚国忠心耿耿的大才呢? 仅思考了两息,蒙仲便有了主意。 《孟子》曰: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只要用合乎情理的道理说服屈原,使他明白留在叶邑对楚国有利,就能说服这位遭楚国弃用的大贤。 是的,只要抓住关键,这事其实并不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